新聞動態
最新公告
眾所周知,在合肥古箏學習班初學古箏時,就是如何掌握正確的手形。因為正確的手形是學好古箏的基礎。要彈奏出高水平的樂曲,就需扎實地打好基本功,特別在初學階段,更要意識到基礎訓練的重要性。而手形訓練,則是基礎訓練中為重要的部分。
但是,有些古箏愛好者,初學時往往急于求成,忽視基礎練習,常常是三種基本指法沒學穩就迫不及待地開始彈奏樂曲,致使其演奏水平始終停留在初級階段,造成了拔苗助長的后果。而有的初學者則一味模仿手形,缺乏認真仔細的體會,忽視手部的協調性,而使手部肌肉緊張,關節僵硬,造成“機械手”,彈奏出干澀粗糙的聲音?;诖艘?,在古箏的基礎教學活動中,我時刻對自己的教學方法進行發省與思考。經過不斷的探索和實踐之后,在怎樣讓初學者掌握手部放松從而產生正確手形這個問題上,我得到了解決問題的一種方法——“肢體呼吸”法。在這里,我闡述一下這種方法的由來及一些觀點和做法,與大家共同交流探討。
古箏學習班
在合肥古箏興趣提高班要讓學生有正確的、自然的手形,就必須學會手部的放松(即放松的彈奏),而學會“肢體呼吸”法是掌握手部放松的重要方法。沒有“肢體呼吸”便沒有真正的放松,沒有真正的放松,就沒有正確的手形,彈奏的能力也將受到影響。因此掌握“肢體呼吸”法是使手部放松的重要途徑,而手部放松是產生正確手形的關鍵因素,三者相互制約、相互呼應、密不可分。
那么,什么是“肢體呼吸”法呢?呼吸是人們的一種生理本能,是維持人體生命的一種物理運動。“呼吸”是“呼氣”和“吸氣”的總稱,它支配著人體活動的所有循環,就是人體中的“能”它行之于體內謂之“力”,行之于口鼻謂之“呼吸”,體現于行體則為“精神狀態”。常見教材關于演奏姿勢要點的章節中講到“兩肩放松”、“手的各個部分自然放松”,但都沒有具體講解“放松”這種重要的“精神狀態”要如何才能實現。而大部分學生初學時的兩肩和手部都處于“緊張”的“精神狀態”。他們過度依賴手指關節、手腕的力量,而把關鍵部位肩膀、手臂、肘關節的作用棄于一旁,造成肢體的不協調和肌肉的緊張,從而影響了手形的正確與聲音的質量。
如何擺脫這種不良狀態呢?我們知道,人在活動時,離不開肢體的運動,即關節的自然伸展與收縮,肌肉的一張一馳,它們之間的配合,就像呼氣、吸氣一樣自然和諧。這種自然和諧的狀態維持肢體的正常本能的運動。這就跟人體的呼吸是維持人體生命本能的運動是同樣的道理。一旦失去這種自然和諧的狀態,肢體就會變得緊張、僵硬,使運動無法正常進行。理所當然,我們用于彈奏的部位也是屬于手部關節、肌肉的肢體運動。因此,這些部位也應具有“呼吸”的感覺,這種感覺支持著手部的協調能力,這就是“肢體呼吸”。所以,一旦有了“肢體呼吸”這種“生命源泉”,手部自然就會得到相應的放松、自然、協調,從而得到正確的手形與良好的音色。